<strong id="ftjtf"></strong>

當前位置: 首頁 > 校園新聞 > 紅色研學,夯實師生革命理想信念根基

紅色研學,夯實師生革命理想信念根基

2023年05月22日 10:28:14 訪問量:1037

“跟隊伍走,跟學校走,跟黨走,好好學習,長大以后為國家做貢獻!”這是近日臨邑縣師范附屬小學四年級五班的學生曹始霖在周未去紅色研學基地西柏坡回家的路上和同學們交流時,發自肺腑的話語。

為完善學校課程,激發全體師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520日,臨邑縣師范附屬小學組織四年級部分學生前往革命紅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和冉莊地道戰遺址,開展了 “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 ”研學旅行實踐活動。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時空;輝映未來。同學們懷著對革命、對歷史、對紅色記憶的無限敬畏,重走初心路,西柏坡紅色研學尋覓“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足跡,追憶學習西柏坡精神,學習老一輩領導人的艱苦奮斗,領略偉大的膽量與氣魄,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激發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堅定理想信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辦公廳舊址, 一間間低矮的土坯房,一件件雋刻歲月痕跡的文物,無不彰顯著先輩們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和艱苦卓絕、不懈奮斗的精神。敬畏地舉步邁進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董必武等許多中共領導人辦公、生活的地方,還有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防空洞等歷史遺跡,聆聽講解員敘述當年的故事,更直觀的感悟到老一輩革命家工作、生活環境的艱苦,以及他們昂揚的斗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同時也深刻明白了為什么會說“新中國從在這里走來”。在革命圣地感受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艱苦樸素的作風,同學們倍受鼓舞,紛紛表示一定會加倍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追尋夢想,成長為建設祖國,復興中華的棟梁之材!

冉莊地道戰遺址是抗日戰爭中的一處著名戰爭遺址,也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河北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因地制宜,創造性的利用地道戰的這種戰爭方式來有利地打擊日本侵略者。依講解員所說:冉莊地道有4條主干線,由主干線再延伸出20多條支線,形成周邊村村通,戶戶相連,成為強大的地下戰斗堡壘。我們首先參觀的是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地道入口就在展館內,地道內燈光略顯昏暗,大部分地道都比較狹窄。參觀者都彎著腰,低著頭默默的往前走著,很少有人出聲。地道內為游客行走方便,兩邊設有長長的鋼管扶手。在行進過程中,時不時看到標語及注解---“請繼續前行”、“雙向地道”、“青神廟工事”等,如果沒有這些導向標語,真擔心自己是否順利走出地道。地道內設有許多專門為日本鬼子準備的機關,譬如:翻板、陷阱等;也有為保護自己而設計的各種設施---存水、存糧、通風處。地道四通八達,我們只是參觀了一部分,很大一部分因為安全原因沒有對外開放。而以此為原型創作的電影《地道戰》。其鏗鏘有力的歌詞“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嘿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現在聽來依然熱血沸騰。

我們參觀的這段地道,很具典型性。地道入口設計巧妙,正如電影中所展示的那樣,有的地道口設在灶臺下、馬槽下、水井里等等。這些巧奪天工的設計,凸顯了冀中人民的偉大智慧,彰顯了中華民族抗日的決心和毅力。

電影中,高家莊黨支部書記高老忠為掩護村民撤退,敲響古鐘報警,在老槐樹下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這幀展現中國人民錚錚鐵骨的英雄氣概的畫面,使人永生難忘。見證“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誓死不做亡國奴”的老槐樹,也成了人們心中堅貞不屈,勇于奮斗的象征?,F在老槐樹成了著名的景點,很多游客都在此拍照留念。

“研有所思,學有所獲,行有所得”,研學活動是普通課堂的延伸和擴展,它拓展視野,豐富知識。此次研學活動,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學生們在實踐中重溫了那段歷史,明白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也在相互幫助中增進了彼此的友誼,紛紛表示要聽黨話、跟黨走,爭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宣講者。正如臨邑縣師范附屬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李海港擲地有聲地所說的那樣:“我校以黨建為核心,以紅色研學活動為契機,抓實課外實踐活動,夯實理想信念根基,做好教書育人的新篇章”。


攝影:李富娣

詳情請看:美篇

編輯:任成利
評論區
發表評論

評論僅供會員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校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臨邑師范附屬小學 版權所有
網絡信息辦 編輯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經營許可證
山東省臨邑縣蒼圣大街162號魯ICP備17008190號-1
電話:0534-4363057
E-mail: lysffx@groups.163.com
北京網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僅提供技術支持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免费试看黄片
<strong id="ftjtf"></strong>